Skip to content
iwongiwong
主页
我的追剧生涯open in new window
主题文档open in new window
  • 主页
    • 古风古韵
      • 护发精油

        《永定四十年》赏析

        iwong2020年9月22日
        • 古风古韵
        • 河图
        • 小楼
        • 青衫旧
        大约 7 分钟约 1993 字

        此页内容
        • 文案:
        • 曲曰:
        • 词1:
        • 词2:
        • 词3:
        • 词4:
        • 词5:
        • 词6:
        • 词7:
        • 词8:
        • 转载:贴吧
        • 扩展阅读:知乎

        网上有人称听《永定四十年》听哭过,为其歌词所动。歌词虽不错,遗憾的是网上并未有人为歌词做解析,笔者仅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上几句,也顺便掉书袋,效水獭祭鱼。

        永定年号历史上真实存在,但只有短短数年,也就是说永定四十年不存在,歌词背后的故事亦是虚构。

        # 文案:


        谢宣,字如晦,北魏承平年间人。生前无名,遗曲传世。永定四十年,满城皆唱《青衫旧》,有倜傥者闻而扼腕,恨不与宣生同时也。

        # 曲曰:


        人间何事惹淹留,画屏把韶光暗暗的偷。白头人恨无知己,空负了锦衣貂裘。 黄钟转悲,商角唱久,良夜里伤心时候。谁曾见翻云覆雨刀笔手,二十年写作一段风流。 美人尚小,英雄年幼,相逢处花瑟江秋。谁曾见万里云别千山岫,三百岁盼得一次回眸。

        上面的曲是作者模仿元曲的形式写的,因此歌词中还有涉及,这里暂不做赏析。

        # 词1:


        立春之后 几场雨水清瘦不着痕迹 脉脉氲透卷轴 楼外伞下何人广袖 身影寂寞 眉目温柔 远过天边 远不过日落江流

        首句以节气“立春”切入,以“雨水”承接,是用节气指明季节。春雨细如牛毛,落在卷轴上也是不着痕迹。楼外伞下广袖起舞的美人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。第四句感觉和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”有几分相似之处。

        # 词2:


        白露之后 寒夜霜降烦忧 是心上秋 不是纸上闲愁 长街十里谁曾相问 红尘奔走 冷暖知否 零落此身 始知道天意无由

        白露、寒露、霜降,又是节气。长街十里是送别的意象,与“谁曾相问”放在一块,可见主人公人影寂寞,冷暖自知。零落此身,出自陆游《卜算子 咏梅》“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”。

        # 词3:


        不群则狂 俗世人笑我簪花带酒 于意云何 青衫旧我自侧帽风流 打马过闹市少年白首 人声之外明月左右 河汉浅浅 星辰清秀

        不群则狂,屈原的《涉江》中有“接舆髡首兮,桑扈羸(通“裸”)行 ”,意思是接舆和桑扈愤世嫉俗,一个剃光头,一个裸衣行走,是谓不群则狂。簪花带酒,出自乔吉的《杜牧诗酒江陵梦》“我则待胜簪花常带酒”,簪花为帽子上插花,唐代,在许多庆典宴会上,男子有簪花的礼数。带酒语出《三国志》“(张)飞则每日带酒不行”,意思是醉酒。青衫出自白居易《琵琶行》“江州司马青衫湿”。侧帽风流,美男子孤独信出城,帽子被风吹歪,次日满城人皆侧帽(东施效颦),时人谓之侧帽风流。联系前两句,更能想起黄庭坚《鹧鸪天》“醉里簪花倒著冠”。第四句出自《迢迢牵牛星》“河汉清且浅,相去复几许?”

        # 词4:


        低眉抬首 送陈酿酣然一杯入口 青灯如豆 这半生爱怨嗔痴写就 戏本尽头是故园烟柳 信他世事年年如旧 好花常有 好梦长留

        这一段没看出来什么典故。第三句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看了一场电影,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给到了主人公的故乡。从前几段可以看出主人公一直在漂泊流离。

        # 词5:


        清明之后 温酒剑上浇透 道平生幻 一场大梦不休 白头断琴恨无知己 年华空负 锦衣貂裘 莫问去来 早踏遍一十四州

        从这一段开始主人公换了,前四段都是写谢宣,从这一段开始就是无意中翻看谢宣作品的后人。第二句出自苏轼《西江月》“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新凉? ”,第三句白头断琴恨无知己出自高山流水的故事,锦衣貂裘出自苏轼《江城子 密州出猎》“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冈”,代指当年豪举。一十四州出自贯休《献钱尚父》“满堂花醉三千客,一剑霜寒十四州”,又与第一句的“温酒剑上浇透相照应”,一十四州代指江浙地区。

        # 词6:


        甘苦自酬 坐对花瑟江秋 云别岫后 不知新尘几斗 画屏韶光暗暗的偷 好天良夜 伤心时候 悲欢同朽 人间何事惹淹留

        花瑟江秋,出自白居易《琵琶行》“浔阳江头夜送客,枫叶荻花秋瑟瑟”。云别岫后,出自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“云无心以出岫”。画屏韶光暗暗的偷,出自秦观《望海潮》“梅英疏淡,冰澌溶泄,东风暗换年华”和汤显祖的《牡丹亭》“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”。好天良夜,出自《牡丹亭》“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?”。何事惹淹留,出自柳永《八声甘州》“叹年来踪迹,何事苦淹留?”

        # 词7:


        陈渡小雪 西风里摆下灞陵别酒 粗服乱头 浣纱女巧遇了万户侯 谁见翻云覆雨刀笔手 二十年写一段风流 美人尚小 英雄年幼

        灞陵,汉文帝的陵墓,常作为离别时意象。李白《忆秦娥》“箫声咽,秦娥梦断秦楼月。秦楼月,年年柳色,灞陵伤别。 乐游原上清秋节,咸阳古道音尘绝。音尘绝,西风残照,汉家陵阙。”西风和两处意象都有。浣纱女,西施曾在若耶溪浣纱,万户侯指锦衣貂裘的主人公,此句是主人公遇到了意中人。翻雨覆雨,出自杜甫《贫交行》“翻手作云覆手雨,纷纷轻薄何须数”,刀笔手,参看《刀笔菁华》,古代讼师(相当于现代律师)以笔为刀,杀人于无形,这里代指命运,意思是命运反复无常。第四句意思是二十年前主人公与其心上人都还年少,结合第三句,也就是说后来两人终是天各一方,没能在一起。

        # 词8:


        挑灯照夜 恰无心翻乱曲三百首 几折传世 我读懂你留下的藏头 满城都唱遍青衫洗旧 冬至大雪白了明楼 无人祭你 在甲子后

        挑灯,拨动油灯的灯心,使灯火明亮。翻乱曲,出自纳兰容若《采桑子》“谁翻乐府凄凉曲?风也萧萧,雨也萧萧,瘦尽灯花又一宵”。我读懂你留下的藏头,文案里的曲和整首歌词并未藏文字上的玄机,这句话意思是“我读懂了你藏在文字里的心情”。文案中的曲名为《青衫旧》,也就是所谓的乱曲。明楼,应该是明月楼,出自范仲淹《苏幕遮》“明月楼高休独倚,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”,明月楼是思乡的意象。60年为一甲子,也就说60年后无人祭谢宣。

        歌词引经据典颇多,难逃堆砌之嫌。能堆砌出八段文字,且通篇没有换韵,很少犯复,亦是很难得。故事里的人对谢宣闻而扼腕,是因为经历或多或少有些相似,同是天涯沦落人。听歌的人听这首歌听哭,也是思想上有所共鸣吧。

        psb.jpg

        # 转载:贴吧open in new window

        # 扩展阅读:知乎open in new window

        鄂ICP备20005705号-2
        Copyright © 2022 iwong

        该应用可以安装在你的 PC 或移动设备上。这将使该 Web 应用程序外观和行为与其他应用程序相同。它将在出现在应用程序列表中,并可以固定到主屏幕,开始菜单或任务栏。此 Web 应用程序还将能够与其他应用程序和你的操作系统安全地进行交互。

        详情